司法服务“向前一步”,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基层人民法庭虽小,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却有着大担当。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
蒲塘法庭位于兴业县蒲塘镇,是兴业县法院三个派出法庭的其中之一,其始终以“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走出去,化矛盾”“百姓事无小事”工作理念开展各项工作。近三年调撤结案283件,年均调解率64.46%,努力探索从“案结事了”走向“案结事好”,实现审判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结合。
走出法庭 把审判台搬到群众家门口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拉起巡回审判的横幅,悬挂起庄严的国徽,摆放好“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牌子,构成了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
“现在开庭!”在村委会议室里响起了清脆的法槌声,简易的巡回法庭上,法官正在开庭审理一起因置换土地引起的确认合同有效纠纷案件。时值春耕,为了避免当事人和证人因往返住所与法庭之间延误正常的春耕生产生活,蒲塘法庭将该案庭审现场搬到了当事人家门口。
为全面了解案情,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客观公正地化解纠纷,蒲塘法庭的承办法官主动前往所在的涉案土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测量。并找到诉前组织调解的镇政府、当地村委,详细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为妥善审理案件做好充分准备,这只是蒲塘法庭日常审判工作的缩影。
在延伸司法职能上,蒲塘法庭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将司法服务有效嵌入辖区综合治理体系,开展巡回审判,联动民间调解工作室,将解纷止争从传统的开庭审判向纠纷产生的源头和前端不断延伸,为群众提供最便利、最有效、最直接的司法服务。
穿上法袍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金无足赤无完人,莫因琐事吵近邻。吵到妻离夫散日,儿女最是受害人。”在蒲塘法庭调解室内悬挂着由当地山歌歌唱家所作婚姻家庭山歌节选。
在调解室内,用会客厅取代审判厅,用“丈夫”、“妻子”的台牌取代 “原告”、“被告”,将法庭的严肃性和家庭的温馨氛围有机结合,为前来法庭办理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营造温馨的调解气氛。
“你们认为离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影响?”案件承办法官正对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进行调解。
莫某与文某是同学关系,从认识到步入婚姻已有15年,共同养育2个小孩。婚后,莫某发现文某存在一些生活陋习,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吵,又因工作原因分居两地,莫某认为夫妻双方感情已经破裂,便向蒲塘法庭提起离婚诉讼。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发现案件有很大的调解可能,在走访调查时了解到其夫妻感情并没有真正的破裂,并组织双方到法庭进行调解,最终在郑聆法官的努力下莫某和文某和好如初,文某作出承诺。
一个月后,蒲塘法庭对案件当事人进行了回访,了解到莫某与文某的夫妻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文某也在慢慢改变自身的陋习,莫某对法庭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家事案件中,很多当事人想离婚只是因为某些家庭琐事或争吵,在办理这类案件时需认真倾听当事人声音,抓住案件关键点,案件就有调解的可能。”蒲塘法庭庭长郑聆说。
在很多人眼里,基层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都是老百姓身边“陈谷子烂芝麻”“家长里短”的事,但蒲塘法庭却始终秉持“百姓事无小事”的理念,致力做到“让案结事了,而不是结案了事”。
戴上法徽 把法治声音传到群众中
“大姐,过来看看,今天我们在三湾村这里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普法宣传活动。”
“同学们,我手上拿的就是法官在开庭时需要穿着的法袍,法袍上有法徽……”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蒲塘法庭庭长郑聆对蒲塘镇中心小学50多名师生进行讲解。
蒲塘法庭以农村集市“摆摊”普法、校园课堂“授课”普法、公众开放日“沉浸式”普法等多种形式,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传递到辖区每一个角落。
除此之外,蒲塘法庭也会选取与农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婚约财产、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等典型案例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审判,邀请村民及村干部旁听,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审判全过程,通过长期的、循环的、有效的普法,让法治理念播撒到每一个人心底,助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2022年,蒲塘法庭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0余次,积极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自觉,为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